“果壳”姬十三:除了“破壳” 再无兴趣
如果说到“科普”,姬十三有可能是你最先想到的名字;但若说到“教育”,他在你印象中恐怕排在500名之外了。
现在,姬十三和果壳MOOC学院正试图颠覆这一排名。
不断“破壳”的人
姬十三的外貌,和你想象中的年轻互联网创业者的标准形象一模一样,连那幅黑框眼镜,都那么符合你的预期。
走在科学与文艺混搭风的果壳工作区里,他不大像一名CEO在巡视领地,目光有些随意而飘忽,脑子里总像在想事情。员工们不时围上来,“十三,你看我们做的东西怎么样?”姬十三便接过来看:“哇,真好!”
从他平静得几乎没内容的表情里,你很难看出来,就在一年前,他刚刚作出了一次关键的战略选择。
那时,他已经因为“科学松鼠会”和“果壳网”为公众所认识。作为一家泛科学社区,果壳网已有约170万名注册用户,日均浏览量375万次,被称为是业内“文艺”“清新”的标杆。
人们总觉得科学很严肃、科普文章大多枯燥无趣,而姬十三成功地“破壳”了。不少网民对果壳的“科学有意思”耳熟能详,并把拥有果粉身份当成是“爱科学,不犯二”的象征。
但是姬十三和果壳总被“不挣钱”“商业模式不明晰”的讨论包围。人们担心,科学诚然“有意思”,但是毕竟太浩瀚,找不到栖身岛屿的创业者终将溺亡。
果壳要再次破壳。它必须下沉到具体的行业。姬十三作出了自己的选择——MOOC,意思是“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”,又称“慕课”。
MOOC一般是由世界名校开的网络课,老师专门为在线学生录制。它有固定的开课时间,有作业,有考试,考试通过后会授予证书。
“我想让更多在线留学生不用‘肉身翻墙’。”姬十三说,“我没有留过学。这算是一种补偿吧。”
挑战习惯的人
作出选择之后,姬十三的最大对手,是人们的习惯。
在国内,绝大多数人会认为,教育是校园里的事情,是只属于年轻人的奢侈品。他们习惯于觉得自己年龄大了,或是基础太差,余生已和教育无缘。
姬十三则认为,在表面上对教育疏离、敬而远之的态度背后,潜藏着尚未被开掘的巨大热情。他要发掘这座“火山”。
“全球学MOOC的人约1000万,中国只占8%。但考虑到这80万的人群都是过去两年培育起来的,数量并不小。”姬十三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,教育将成为人们终生的习惯。自己要做的不是成人教育,而是终生教育。
他从自己擅长的领域着手——做社区。果壳MOOC学院不生产内容,不找老师录制课程,而是打造一个大大的社区,集纳国内外的课程,让学生在线选课、交流,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感受。
作为神经生物学博士的姬十三,在讲商业问题时喜欢拿学校打比方:“现在国内外有约1000个MOOC,它们就像大学里的一座座教学楼,里面有老师讲课。但一所完整的大学不能只有教学楼,还要有宿舍、图书馆、礼堂。我们打算做的就是宿舍、图书馆等等。”
记者在果壳MOOC学院看到,这里集纳了11个语种的近千门课程,从台湾大学的《工程图学》到麻省理工学院的《固态化学导论》,几乎无所不包。一些特殊的服务板块被设计出来,如“推荐”“达人”“讨论”等,尽量让每一个在线留学者不是孤零零的个人。
有了“慕课”,果壳如何了?
在姬十三看来,两者并不矛盾,果壳网的人气,正是他信心的来源之一。据了解,目前MOOC学院有70%的用户来自于果壳。
回避“大词”的人
MOOC学院的盈利模式,是姬十三常常被问到的话题。
十年前,他的身份还是个科普作家,写得不爽时随时可以关掉专栏。而今天,他作为创业者,要为投资者和100多名员工负责。
每天中午,在一声“开饭”了之后,果壳的员工就会呼啸着冲到用餐区吃饭,盆碗叮当响。明天的饭在哪里?姬十三必须考虑。
他已有盈利模式上的打算,但目前还不准备把用于说服投资者的东西公之于众。“我目前不缺钱也不缺人,最关心的是做好产品和服务。”
他表示,今后商业模式的可能性会有很多。“我们合作的一些境外公司进行课程证书收费,例如每门课程的证书收费40美元,这些MOOC学院可以借鉴;又例如增值服务收费,对于一万人的大班免费,对于200人的小班则收费。也许我们会有一些需要挣钱的课程,也有不挣钱的、塑造品牌的课程。”
描述未来时,姬十三会极力回避一些“大词”,比如“颠覆”“创造性”“教育模式”等等,而喜欢用“改变”“改良”等词汇。在遇到“大词”时,他便会说:“这不是我们一家小企业可以做到的”,然后看着你笑笑。
记者询问他的兴趣爱好时,本以为会得到吃辣、吃鱼之类的回答。然而他的答案很励志:“个人兴趣?我现在压力很大,只想把服务做到极致。我没有时间玩兴趣。”